威斯尼斯人wns2299登录-正规平台

追忆电影《地雷战》中的英雄原型

时间:2020-11-30    来源:    字号:  
分享到:

1962年,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《地雷战》一经公映,在全国风靡一时,其中主人公民兵队长赵虎、女民兵玉兰等成为观众崇拜的英雄人物,而他们的原型正是昔日抗日英雄于化虎、赵守福和孙玉敏。在抗日战争期间,于化虎用地雷炸死敌人171人,许世友还亲自为他改了名字;赵守福创下了用地雷毙敌183人的记录;孙玉敏则用地雷一人杀敌17人。1950年,他们3人出席“全国民兵英雄”表彰大会,受到毛泽东、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。2009年,于化虎被评为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”。

于化虎,1913年6月出生于今天的山东省海阳市行村镇文山后村。1940年初,日军侵占了海阳县城。1941年,于化虎在家乡参加民兵组织。第二年,日军在海阳最大的城镇邢村建立据点,这里离于化虎家所在的村庄不到10公里,日军经常到周围村庄抢粮食。1943年初,党组织派工作组到文山后村建立党支部,成立民兵队,于化虎被发展为共产党员,选为民兵队长。

于化虎

海阳地处胶东半岛南部,地形复杂,多山石丘陵,为地雷战的开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自然条件。于化虎带领民兵和群众,发明地雷战术30多种,大力开展地雷战,有力地打击了敌人。
1943年5月初,于化虎听说日军近几天要来“围剿”文山后村,便决定在大路小道、街头巷尾埋下大批石雷。第二天,日军和伪军来了500多人。当敌人进入雷区时,遍地石雷开花,山顶上也响起枪声。最后,敌人抱头鼠窜。此后,县、区党组织召集各村干部和民兵办训练班,学习推广于化虎用石雷炸日军的经验。于化虎本名于晋生,1943年7月1日,胶东军区在海阳县召开英模大会,时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听完他的事迹后说:“好你个爆破英雄,听说一只雷吃掉两对半敌人还嫌少,胃口不小啊!”于晋生嘿嘿一笑。许世友说:“渤海出了一条龙(林化龙),东海要出一只虎,你若同意,就叫于化虎吧!”从此,“于化虎”这个名字传遍胶东大地。1943年农历八月上旬,于化虎分析,日军很可能要出来抢东西。于是他组织民兵和群众在各村村头、路口埋下地雷。几天后,日军果然出动了,敌人刚进马山路口,便踏响了地雷。这一仗,打死7个日军,打伤40多人。1944年春,于化虎带领民兵在村西山下埋设20多颗子母雷,炸死炸伤日伪军40多人。更为传奇的是,当年夏天,于化虎带着4颗大地雷,埋在日军据点集合点名的地方。第二天早晨,日军出操时踩响地雷,被炸死炸伤30多人。抗战期间,于化虎参加战斗300次,一人打死敌人171名,成为远近闻名的“爆炸大王”“胶东一只虎”。1943年到1945年,于化虎先后被胶东行署、胶东军区授予“爆破英雄”“爆破大王”“胶东民兵英雄”等荣誉称号。

抗日民兵英雄合影(后排右二为于化虎)

解放战争中,于化虎担任独立一营营长,参加了淮海战役、渡江战役,荣立一等功。1948年,于化虎被山东军区授予“山东民兵英雄”称号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于化虎当选为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,多次受邀赴北京参加国庆大典和抗战纪念活动。1950年,于化虎出席全国战斗英雄大会,被授予“全国民兵英雄”称号,受到毛泽东、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。1951年,于化虎的事迹被写成纪实文学《民兵英雄于化虎》,刊登在华东军区编印的《英模故事选集》中。1960年,于化虎出席全国民兵代表会议,1963年出席全国劳模大会,被授予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称号。

和于化虎齐名的赵守福,原名赵良桂,1919年出生,海阳市行村镇赵疃村人,该村和文山后村相距仅几里地。他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曾任赵疃村民兵连连长、海阳县“赵守福爆炸队”队长。抗日战争中,赵疃村民兵与日伪军共作战500多次,打死打伤日伪军600多人、俘敌20多人。1942年到1947年间,赵守福参加战斗200余次,炸死、炸伤敌人183人,炸毁敌人汽车两辆,他还培养出82名“爆炸大王”和“爆炸模范”。1944年,赵守福被授予“胶东民兵英雄”称号,1948年被山东军区授予“山东民兵英雄”称号。

赵守福

和于化虎一样,赵守福善于研制地雷,他研制出空中绊雷、开门雷、封门雷、连环雷、长蛇雷、梅花雷、真假子母雷、拉雷、绊雷、滚雷等30多种地雷,炸得敌人闻风丧胆。当年,恼羞成怒的日军曾重金悬赏:“活捉赵守福者赏洋一万元,割他的头者赏洋五千。”在胶东地区,特别是海阳市,至今仍流传着不少赵守福和于化虎用地雷杀敌的传奇故事。1945年5月18日,民兵得到400多名日伪军进犯赵疃等地的情报,赵守福和于化虎立即集合民兵布下两个雷阵。中午时分,敌人刚进树林,地雷就炸开了,隐蔽在村口的民兵趁势一阵猛打。一个骑马的日本军官,挥刀带领一群日军冲向村里,刚到村中十字路口,“轰”的一声巨响,特大的箱子雷炸响,日本军官应声毙命。这时,村子里其他地方的地雷也先后被日军踏响,又有10多个敌人被炸死。吃过地雷苦头的日军,不敢贸然进村,他们在附近的盆子山修工事,筑碉堡。晚上,等敌人都呼呼大睡后,民兵们悄悄爬上山,在草木、乱石和敌人的工具中间设好绊发雷,又在日军修工具的草棚里埋了一个十几斤重的大地雷。

第二天上午,日军上山拿工具修工事时,地雷响了,炸得日军四处乱窜。剩下的日军慌忙躲进草棚,随着一声巨响,这些日军一下子被炸上了天。

后来,北平出版的敌伪报纸在写到敌军踏进我根据地的情景时说:“踏上海阳的土地,正是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,人人不安,谈雷色变。”1950年,被授予“全国民兵英雄”称号的赵守福和于化虎一起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大会,受到了毛泽东、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。1964年,赵守福参加民兵大比武,受到贺龙和罗瑞卿两位元帅的接见。1970年后,赵守福先后任赵疃村党支部书记,中共海阳县委、烟台地委委员等职。1978年和1983年,他当选第五、六届全国人大代表。1975年,赵疃村民兵抗击日军的事迹被海军潜艇学校编入《人民战争威力无穷———赵疃地雷战简介》中,作为案例供学员们学习。

相关资料显示,全面抗战爆发后,海阳民兵自己碾炸药制造石雷,先后作战2000余次,毙伤俘敌1897多人,缴获武器600余件,涌现出9个抗日模范村。其中,赵疃、文山后、小滩村被胶东军区誉为“特等模范爆炸村”,这块土地上诞生了600多名县级以上民兵英雄,其中小滩村的孙玉敏是最出名的女英雄。电影《地雷战》中的女主角“玉兰姑娘”,扎着一条大辫子、长着一双大眼睛,机智勇敢地给八路军送情报、埋地雷炸鬼子,深受观众喜爱。她的原型之一就是孙玉敏。1927年9月,孙玉敏出生于今天的海阳市行村镇西小滩村。1942年,她参加妇救会,在抗日战争中,她送情报,救伤员,做了大量工作。

全国民兵英雄赵守福、于化虎、孙玉敏合影

1943年夏的一天,日军突然包围了小滩村,挨门逐户地搜查登记。这时,村里正住着县里的5名武工队员,情况十分危急。为了给附近的八路军送信,16岁的孙玉敏往脸上抹上一把锅灰跑了出去。面对日军的盘问,她镇定地说:“俺没什么吃的,上山去挖野菜。”“你的小孩,为什么的不开会?”“皇军不让俺去,嫌俺小……”她骗过狡猾的敌人,奔走几十里山路,将情报送到了区武委会邹主任手里。区中队和各村联防队的民兵立即赶到小滩村,救下了5名武工队员。在1945年的105天反“扫荡”战斗中,孙玉敏用地雷5次伏击敌人,一人杀敌17名。1945年,她被胶东军区授予“胶东民兵英雄”称号,得到了两支钢枪、100余发子弹等奖励。解放战争时期,她积极带领妇女生产支前,拥军优属,1949年被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。1950年,孙玉敏和赵守福、于化虎一起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,荣获“全国民兵英雄”称号;1960年,她出席了全国民兵代表会议;1970年,孙玉敏任海阳市民政局副局长,1985年12月离休。1962年,八一电影制片厂以海阳县地雷战的故事为背景,以名震胶东半岛的“爆炸大王”赵守福和于化虎的事迹为主线,组织人员赴海阳县实地拍摄了电影《地雷战》,在全国发行放映。《地雷战》的主人公“赵虎”的名字便是取自赵守福的“赵”和于化虎的“虎”。

电影《地雷战》剧照

经典抗战影片《地雷战》公映后,影响很大。“不见鬼子不挂弦”“铁西瓜威力大,炸得鬼子飞上天,炸得汉奸爬呀爬,爬呀爬像王八”等经典台词一时间家喻户晓。1974年,《地雷战》获奥地利第十四届维也纳电影节“纪念奖”。

1995年8月,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,山东省委、省政府在海阳召开纪念大会,在赵疃村东信号山上立起了海阳地雷战主战场纪念碑,时任中央军委委员、国防部长迟浩田为纪念碑题写“地雷战精神永存”的碑文。

海阳地雷战主战场纪念碑

海阳地雷战纪念馆里竖立着赵守福、于化虎、孙玉敏等英雄的雕像,陈列有毛泽东给赵守福的请柬、于化虎的部分荣誉证书等文物。海阳地雷战纪念馆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抗战遗址名录,成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。1995年,于化虎和电影《平原游击队》李向阳的原型郭兴、电影《铁道游击队》大队长刘洪的原型刘金山、《小兵张嘎》的原型赵波等人一起,在北京受到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等领导的接见;1997年,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万年这样评价他:“于化虎是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打江山的英雄。”1999年,于化虎应邀参加国庆50周年庆典活动,再次受到党、国家和军委领导人亲切接见。海阳3位“全国民兵英雄”的晚年也很精彩。赵守福晚年热心于革命传统教育,经常给青少年作英模事迹报告。孙玉敏离休之后,积极从事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,以自己的亲身革命经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,她还协助相关部门整理了《海阳抗日歌曲100首》。2009年,她当选为“烟台市100位为新中国成立、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”。《地雷战》里,玉兰绞了心爱的大辫子,用来造“头发丝雷”。孙玉敏生前回忆,当时她确实把自己的长发剪掉,用来造“头发丝雷”,但由于自己的发质太软,不适用,最后还是用马尾巴来造“头发丝雷”。之后,孙玉敏一直留着一头齐耳短发。2001年10月30日,赵守福病逝,享年82岁,长眠在赵疃村东的地雷战纪念亭下。在北京通州区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民兵发展史厅,有赵守福肩扛钢枪,手持地雷的雕像。2004年7月20日,90岁的于化虎走完了他的传奇一生,千余名党政军领导和人民群众自发为这位“爆破大王”送行,于化虎葬于海阳地雷战主战场纪念碑附近。在纪念碑周围还埋葬着赵同伦、于凤鸣等十几位当年的“爆炸大王”。2009年,于化虎被评为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”。2013年8月5日,86岁的全国著名抗日女英雄孙玉敏去世。至此,海阳市3位“全国民兵英雄”的名字和事迹成为一段永恒的历史。

(选自《党史纵览》2019年第五期)


Baidu
sogou